羽我TALK

羽球鞋基本構造介紹 - 底台

【文/Renee】
 
羽球鞋設計圍繞著符合羽球運動的快速左右急停、急轉,與高頻率的跳殺落地、跨步動作。上篇羽球鞋基本構造介紹了鞋面的組成與其相對應的功能性,此篇我們將視線往下移,聚焦在底台。
 

 

 

底台;運動鞋的底台所扮演的角色如同汽車的底盤。底盤是車底的主框架,它最主要的功能是所有動力的來源;引擎、傳動、煞車、懸吊(避震)、轉向系統組成了汽車底盤。羽球鞋底台也提供相似於汽車底盤的功能性:承托腳底的主框架、避震、穩定、抓地/急停等。這些功能性同樣也是藉由不同的組件各自或相輔所達成的。羽球鞋的底台組件大致可分為:中底中底-能量吸收、回彈系統中底-穩定系統大底。以下將對於各組件的構造與功能進行簡單介紹。


1.中底:位在面和大底中間層,是提供整體球鞋穩定、緩衝與決定穿著腳感的最重要組件;材料通常為EVA (通常主要訴求為輕量及舒適性:VICTOR-LightResilient EVA)。可藉由不同厚度結構設計材料硬度/屬性達到不同緩衝穩定甚至是動作矯正(預防運動傷害:VICTOR- NeoDuplex)等功能性。


2.中底-能量吸收、回彈系統:為了增加中底重點位置(足底主要著地位置;壓力集中點)的緩衝性與回彈性,羽球鞋的中底通常會在前後掌使用高緩衝、回彈特性的材料(VICTOR-ENERGYMAX3.0),更有效的將落地的能量吸收轉移到啟動的能量反彈、釋放,達到更流暢、敏捷的足部動作。
 
 
3.中底-穩定系統:側向動作與單後跟落地的跨步動作一向是羽球鞋穩定性的嚴峻考驗。穩定性好的設計並非著重於單點可以達到,必須要是系統性的,藉由不同部位的使力,才能提供安心穿著及動作的穩定感。一般來說羽球鞋底台的穩定系統包含了3個主要項目:側向穩定中足穩定後跟穩定
 
  • 側向穩定,一般藉由中底外側包上鞋面高度與硬質材料(TPU射出片;VICTOR-LS-S)達到足部的側向支撐。
  • 中足穩定/抗扭轉,為防止過度內翻動作的設計,好的中足穩定設計可兼顧到抗扭、側向支撐與能量傳導;一般也是通過硬材料的使用來達到此功能(Carbon片、Nylon片、TPU、Ruber、Solid EVA)。
  • 後跟穩定,為防止後跟落地的左右晃動不穩,羽球鞋設計上除了使用鞋面-後套(可見上篇羽球鞋構造介紹1)之外,亦會增加後跟內外側中底包上鞋面高度來增加後足在鞋內的穩定性。

4.大底:一雙鞋的最底層;與地面(運動表面)的接觸層,最主要功能是讓鞋抓住地面,增加摩擦力已提供停下或轉換方向的力量來源;材料通常為Ruber(通常主要訴求為止滑及耐磨性:VICTOR-VSRanti-slip)。可藉由底花與彎曲溝切割區塊化達到:Œ不同位置所需要的不同方向抓地性與不同程度的耐磨性,大底易彎曲性(讓大底能符合羽球運動特性,更順應足部動作做曲折;避免足底筋膜病變等運動傷害)。
 

總括來說,羽球鞋底台不僅要在運動過程中提供緩衝、抓地的功能性,更在保護足部運動安全;良好的穩定系統設計的基礎前提下,進而追求增進運動表現,並同時兼顧穿著舒適性,才能構成成為一雙專業羽球鞋的底台要素。

 

 

 

RELATED POST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