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我TALK

打羽球時,我們用了哪些肌群?

在羽球運動當中,我們到底使用了哪些肌群?換句話說,想要把球打得更好,哪些肌肉需要特別被訓練呢?

 

羽球運動,幾乎是全身性的運動,上肢肩胛區、上臂、前臂、腹背、大腿及小腿其實都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,但這邊有一個重要的觀念要跟大家分享,運動過程中,依動作的不同,肌肉可分為三類:【主動肌(agonis )】【拮抗肌(antagonist)】【協同肌(synergist)】

 

完成各種人體動作的主要肌肉稱為【主動肌】,藉由其用力收縮來驅動各種身體動作;配合放鬆與伸長的為【拮抗肌】;幫忙穩定關節或協助主動肌收縮的為【協同肌】【主動肌】【拮抗肌】之於我們的四肢,就像魁儡娃娃身上的線一樣,藉由主動肌與拮抗肌這兩條線的互相拉扯與協調,讓我們在運動時順利完成每一個動作。

 

網前攻擊的時候,肌群是怎麼動作?

以進行網前攻擊的狀況來說(如圖一),我們會先適度「彎曲手肘」,藉此準備擊球。而「彎曲手肘」這個動作,手臂上的肱二頭肌(Biceps brachii)就擔任了主動肌的角色,肱二頭肌收縮,便將前臂(forearm)往身體拉近;肱三頭肌(Triceps brachii)則是拮抗肌的角色,負責調整手肘彎曲的速度,與主動肌同時作用以維持平衡。

 

Lee Yong Dae

圖一、勝利之星李龍大

 

反之,當找到攻擊機會時,我們會驅使「手肘伸直」發力擊球。此時,肱三頭肌變成是主動肌,肱三頭肌的收縮將帶動前臂遠離身體,藉此完成「手肘伸直」這個動作;而肱二頭肌在這時候則擔任拮抗肌,與主動肌成對作用。

 

Ko Sung Hyun

圖二、勝利之星高成炫

 

跳殺的過程中,我們用到了哪些肌群?

從半蹲到起跳殺球的過程中,我們大腿上的股四頭肌(Quadriceps)股二頭肌(Biceps femoris);小腿上的腓腸肌(Gastrocnemius)脛前肌(Tibialis anterior)會成對作用,進行主動肌及拮抗肌的角色轉換!

蹲下時,脛前肌為主動肌。脛前肌收縮,形成小腿前側與腳尖靠近的動作,而腓腸肌此時為結抗肌,負責放送鬆、配合脛前肌。

跳躍時,腓腸肌為主動肌,其收縮作用使小腿前側與腳尖遠離,以此完成起跳的動作!

 

當我們了解肌肉收縮與運作原理後,可以藉由閱讀相關書籍或持續關注《VICTOR羽球教室認識每一條你在羽球運動中所用到的肌肉。弄清楚每一種動作所使用的肌群,就能針對特定肌群進行訓練,間接改善自己想要加強的動作!例如:運用米字步伐往前接球的時候,如果出現「腳步雖然到位,但身體卻像煞不住車一樣的向前傾」的狀況,很可能就是大腿的股四頭肌及小腿的腓腸肌力量不夠所造成。所以有這類型狀況的球友可以針對這些肌群加強訓練,藉此改善使用步伐時身體重心不穩的問題。

 

本篇的分析,僅是以單一動作來說明,但其實人體在運動的時候,肌肉的收縮型態通常同時包含了好幾種,未來將逐一為大家介紹。敬請期待囉!

RELATED POST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