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我TALK

羽球拍基本介紹(2)-中管/前套/握柄/後套

中管(Shaft)

又稱中桿,是球拍力量傳導的核心部位,亦是球員們挑選的重點。中管的製作方式有兩種,一個是像捲蛋捲般傳統的「捲製式」;另一個則是沿用高爾夫球桿的無斷點(無脊線)「纏繞式」。捲製式中管是目前市面上使用最普遍的製作方式,亦是沿用最久的技術;而纏繞式中管,雖然在擊球表現方面較為優良,但其價格也相對較高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捲製式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纏繞式

 

製程方式
優點
缺點
捲製式
成本低廉,製作容易
硬度分布不均
扭力與穩定性較差
纏繞式
硬度分布均勻(無斷點)
較傳統捲製式提升15 % 抗扭性

 

生產成本高

中管製程方式優劣比較表

 

普遍而言,中管的挑選重點為勁度。「勁度」是中管受外力作用時彎曲難易的程度,也就是中管軟硬度;測試方式通常是利用萬能測試機進行三點彎曲測試,原理是將固定的重量,加壓於中管處(紅色箭頭),使中管產生形變(灰色虛線)並測量其變化程度(α),變化越大則越軟,反之亦然。

 

中管勁度測試示意圖

 

前套(Cap)
連接中管與握柄的中間部分,通常製造商會將球拍基本參數標示於此,如握柄周長、球拍重量、建議穿線磅數,甚至是中管軟硬度…等。

近年許多廠商在此位置做了許多不同功能性的設計,如止滑功能、吸震系統(Vibration Dampening)、硬度調節裝置或針對不同打法選手設計不同面積的前套。

 

球拍基本參數標示 

 

握柄(Grip)
又稱握把或木柄,是球員與球拍唯一接觸的部位,也是將力量傳遞至球拍的唯一媒介;形狀為不規則的八角型,這樣的設計也較能擁有較多變的握拍方式與擊球角度。握柄通常使用較為強韌不易斷裂的木材做為材料,近年也有廠商運用網球拍的概念使用碳纖維貼片來改變打感與硬度。

因為每個人手的大小不同,握柄也有尺寸上的差異。握柄直徑單位用G表示,G1柄圍最小適合女性或手掌較小的球員使用,G2柄圍較適合一般普羅大眾使用,也是市面上較為普遍的規格,G3柄圍適合大手掌的球員使用。

 

握柄規格示意圖

 

後套(End Cap)
這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一個部位,卻是專業球員常見的改裝部位;最常見的是將後套「加厚」使小拇指容易扣住球拍,以防止汗如雨下的同時,球拍也如脫韁的野馬般奪門而出囉!

 

 

將後套「加厚」使小拇指容易扣住球拍

 

RELATED POST|